<匯港通訊> 路透社發新聞稱,中國製藥研發公司越來越傾向於從本土製造商採購關鍵試劑,以降低成本並縮短交貨時間。
西方試劑供應商,包括美國公司賽默飛世爾科技、德國默克,已經在這一全球第二大醫藥市場中,從用於實驗室分析和品質控制的化合物中盈利。
但這些高層主管和經理表示,由於中美貿易戰導致中國進口關稅上調,對成本或市場准入的長期擔憂,正促使中國企業轉而尋求本土競爭對手的產品,例如A股公司上海泰坦科技股份,及南京諾唯贊生物科技股份。
根據聯合國的數據,中國實驗室和診斷試劑市場在一定程度上依賴進口。2024年,進口試劑價值為57.6億美元,略低於2023年的58.3億美元。
有受訪者表示,試劑國產化更具有優勢,因為時效性高。(JJ)
#美股 #A股 #特朗普 #關稅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滙港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