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發表報告指,對中國長期醫療市場潛力保持樂觀看法,但在中國製藥行業因授權許可樂觀情緒推動下今年以來已累漲64%,加上潛在的美國行政命令風險增加和估值偏高,預計市場焦點將重新轉向有機收入/利潤增長。基於基本面疲弱,將石藥(01093.HK) +0.310 (+3.527%) 沽空 $1.72億; 比率 15.238% 和科倫藥業(002422.SZ) +0.790 (+2.323%) 評級降至「中性」,並將行業首選從三生製藥(01530.HK) +1.260 (+4.791%) 沽空 $8.12千萬; 比率 10.491% 更換為翰森製藥(03692.HK) +0.460 (+1.327%) 沽空 $4.12千萬; 比率 23.117% ,因其穩定的傳統業務和創新的管線儲備。長期管線潛力方面,該行認為恒瑞(01276.HK) +1.950 (+2.442%) 沽空 $3.82千萬; 比率 26.632% 及翰森製藥表現最佳。
報告指,中國製藥股的遠期市盈率高於五年平均水平,然而美國行政命令風險的上升正將市場焦點轉回有機增長。預計石藥和科倫藥業在2024-2034年的收入複合年增長率最低,僅為三生製藥、翰森製藥和信達生物13%平均水平的一半。
相關內容《大行》大和首次覆蓋恒瑞醫藥(01276.HK)H股予「持有」評級 目標價86元
報告指,石藥集團的核心傳統產品NBP(佔2024年成品藥收入的32%)持續失去市場份額,而其對未確認的業務拓展(BD)收入的高依賴增加了不確定性。科倫藥業面臨需求疲弱和激烈競爭,可能導致其2025年收入增長在同行中最低。(ha/w)(港股報價延遲最少十五分鐘。沽空資料截至 2025-10-15 16:25。) (A股報價延遲最少十五分鐘。)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