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要加快發展北部都會區(北都),包括成立「北都發展委員會」,發展局發表最新網誌指,會訂立「加快發展北都」專屬法例,未來幾個月先做好研究工作並於明年初進行公眾諮詢,爭取明年內完成立法工作。
法例可以授權政府制訂簡化的法定程序,包括成立法定園區公司,為園區公司設立專項撥款渠道以注入資金。法例亦涵蓋管理指定地區跨境流動的便捷方法,包括人流、物流、資金流及數據和生物樣本流,吸引科研及高端製造業落戶香港;加快批出建築圖則;放寬各分區大綱圖的准許用途及微調發展參數;加快繳付徵收土地的賠償等。
相關內容《大行》美銀證券對本港地產股投資評級及目標價(表)
北都的行政措施亦會迎來變革。當局指會推展以下六項與土地行政有關的拆牆鬆綁措施,目的是促進私營界別參與北都發展,提速提效。(一)以多元開發模式,包括原址換地、「片區開發」等,推動市場參與,加速發展。(二)以試點形式推行「分階段開發」模式,參考內地「1.5級開發」概念,容許初期先建設和營運具先導性的低密度設施,例如零售、娛樂或會議展覽等項目,藉此吸引企業進駐、創造收益和匯聚人流,發揮拉動作用,再落實長遠發展,其中會就洪水橋商業用地施行「分階段開發」模式邀請巿場提交意見。
(三)容許北都土地業權人主動交回政府計劃徵收的土地,藉此抵銷其在北都新發展區原址換地或「片區開發」所須繳付的金額,鼓勵市場參與北都發展。(四)引入快速審批制度,採納各地優秀的建築方法,結合海外和內地的成功建造技術、用料和設備等,降低工程成本並縮短工期。
(五)以「按實補價」減低北都補地價資金成本,即地契修訂過程中,容許業主無須按規劃地積比率上限計算的最高樓面進行補地價,改以實際興建樓面及實際用途釐定應繳補價,並考慮容許發展商按實際開發規模分階段補繳地價。
相關內容《大行》美銀證券:本港樓市開始復甦 料住宅樓價明年下半年起回升
(六)靈活批撥土地,推動企業落戶和投資。倘若以租約而非地契批出,租期可長於七年,提供更大彈性。配合不同產業政策,可採用公開招標、限制性招標或直接批地的模式。
另外,當局指會開展凹頭土地用途檢討,善用北環線帶來的發展潛力,在凹頭站沙埔一帶考慮引入更大佔比的私營房屋,拓展為新發展區,並委託港鐵(00066.HK) -0.180 (-0.678%) 沽空 $7.71千萬; 比率 38.455% 進行檢討,明年公布結果。(ha/da)(港股報價延遲最少十五分鐘。沽空資料截至 2025-09-30 16:25。)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