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全天走勢分化,創業板指則連續兩日上漲創階段新高。
截至收盤,上證指數跌0.01%,深證成指漲0.67%,創業板指漲1.58%;A股全天成交2.39萬億元,上日成交2.35萬億元。
去年9月24日迄今,不少板塊從歷史低谷中完成了強勢反彈,其中就包括遊戲。
遊戲板塊的投資邏輯從估值修復,到新一輪景氣週期驅動的業績增長,開始被投資者所重視。
未來,遊戲板塊有哪些新的增長點值得期待?
01
年內漲超67%
先看盤面,有色金屬、遊戲、AI算力硬件、消費電子等方向爆發,養殖業、白色家電、工程機械、銀行等板塊跌幅居前。
龍頭股寧德時代股價創出歷史新高,且市值超越貴州茅台,今年漲幅超過50%,成為推動創業板指走高的重要推動力。
今天上午,寧德時代A股盤中漲幅一度接近6%,股價突破400元關口,總市值達18327億元。AH股均創歷史新高的同時,寧德時代A股市值超越貴州茅台。
板塊方面,AI硬件集體爆發,服務器概念指數領漲市場,浪潮信息10cm漲停;新易盛漲6.02%,易點天下、中科曙光、科華數據紛紛上漲。
消息面上,政策與產業層面持續釋放積極信號。
吉林省人民政府近日印發關於加快推進人工智能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其中提出,到2027年底,全省智能算力規模突破5000PFLOPS,核心產業營業收入規模達到400億元,到2030年底力爭突破1000億元。
同時,阿里巴巴在雲棲大會上宣佈,與英偉達開展Physical AI合作,並計劃追加3800億元AI基礎設施投入。
有色金屬板塊強勢拉升,銅方向領漲。精藝股份開盤一字漲停,連續第2日封板,股價創近8年新高,洛陽鉬業、北方銅業、銅陵有色等漲幅居前。
期貨市場,有色金屬品種全線上漲,滬銅期貨主力合約大漲逾3%,創近半年來最大漲幅,價格則創年內新高;滬鎳、滬錫、滬鋅、滬鋁等主力合約也紛紛跟漲。
消息面上,礦業巨頭Freeport McMoRan印尼子公司Grasberg礦山近期發生致命泥石流事故,推動全球銅價大幅上漲並引發供應鏈擔憂。目前,該公司已啟動不可抗力條款,預計2026年銅金產量或驟降。
今天遊戲板塊繼續上漲勢頭,昆侖萬維、冰川網絡、順網科技、吉比特、星輝娛樂漲幅居前,帶動遊戲ETF(159869)漲1.95%。
昨日國家新聞出版署公佈2025年9月份遊戲審批信息,其中145款國產新遊獲批,涵蓋7款移動兼客户端遊戲、2款客户端遊戲、1款移動兼網頁遊戲,其餘135款均為移動遊戲(含42款休閒益智類移動遊戲)。
涉及上市公司相關產品主要有:騰訊《歸環》;網易《星繪友晴天》;冰川網絡《點兵佈陣》;愷英網絡《黑貓警長:守護》;阿里巴巴旗下靈犀互娛《籃球少女:飛躍巔峯》;三七互娛《無盡黑夜》;巨人網絡《熱血王朝:籃球》等。
此外,遊戲出海成為了許多遊戲公司新的增長曲線。
據商務部統計,2024年我國文化貿易總額達1.4萬億元,其中網絡遊戲、網絡視聽等數字元素富集的貿易領域表現亮眼,規模超3700億元,增速顯著高於傳統貿易。
中國音數協遊戲工委發佈的產業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自主研發遊戲在海外市場的實際銷售收入達185.57億美元,同比增長13.39%,約佔全球市場份額11%。今年上半年,我國自主研發遊戲海外收入達95.01億美元,同比增長超11%。
科技板塊今年的強勢有目共睹,殊不知作為傳媒行業的細分賽道,遊戲今年也悄無聲息的走出了驚人的漲幅。遊戲ETF(159869)年內漲幅超過67%,近一年漲幅達108%。
遊戲板塊本輪修復的動力來自哪裏?未來仍有哪些值得期待的地方?
02
行業迎來三重驅動
當下,遊戲產業正站在一個全新的歷史節點上。
從版號數量看,今年1-8月累計發放版號同比增長21%,累計發放國產+進口版號1119款,其中國產版號累計1050款,同比增長24%,且單月發放版號數量呈現增長趨勢。
從版號審批週期看,2023年以來,在版號申報意願略有下降、前期積壓基本消耗、總署審批流程優化等多重因素驅動下,版號審批縮短至一年以內,甚至3個月內。遊戲廠商能更有節奏地開展遊戲上線的準備工作。
更值得注意的是,AI、MR、雲遊戲、出海等變化,正深度重塑遊戲行業。
AI賦能方面,目前在遊戲美術資源生成(2D/3D建模、貼圖)、代碼輔助編寫、劇情動態生成、NPC智能行為塑造等方面已進入規模化應用階段,降本增效之餘,也為更龐大、更細膩的虛擬世界構建提供可能,有可能極大提升用户粘性和付費意願。
MR方面,隨着蘋果Vision Pro、Meta Quest系列等設備的迭代和價格下探,2025年MR硬件滲透率穩步提升。MR遊戲能夠打破虛擬與現實的界限,提供前所未有的沉浸感和社交體驗,是繼移動遊戲之後最具潛力的平台遷移機會。
雲遊戲方面,5G/6G網絡基礎設施的完善和邊緣計算能力的提升,讓雲遊戲的流暢度和畫質已接近本地運行。同時,雲遊戲訂閲制模式逐漸被接受,這降低了高端遊戲的門檻,改變了遊戲的分發渠道,也意味着更直接的用户觸達和更豐富的monetization 模式(如訂閲內購結合)。
出海方面,遊戲公司深度參與本地化運營、區域市場定製化開發和全球化IP打造,足跡遍佈歐美、日韓等成熟市場,和東南亞、中東、拉美等新興市場。
2025年上半年,自研遊戲海外收入超過95億美元,同比增長超11%。據Sensor Tower數據,2025年8月,共32家中國廠商入圍全球手遊發行商收入榜TOP100,合計吸金20.4億美元,佔當期全球TOP100手遊發行商收入35.1%。
無疑,新版號、AI、MR、雲遊戲,以及出海等,都將為行業帶來更多新的增長點。
03
如何估值?
2024年至今,遊戲板塊經歷一系列利好,迎來業績和估值雙修復。
在最新的2025年上半年財報中也有所體現。
25H1遊戲板塊實現營收544.52億元,同比上漲22.17%,持續擴大增長態勢,歸母淨利潤同比探底回升,上升74.95%至80.52億元,整體毛利率和淨利率水平均有所提升。
遊戲ETF(159869)十大權重股中,超過半數營收實現同比增長,8家歸母淨利潤實現同比增長。
目前,A股遊戲板塊的龍頭公司,最新滾動市盈率大多集中在20-35倍之間,對於部分仍處於高投入期、利潤暫時承壓或虧損的公司,市銷率多在3-8倍區間。
這個水平相較於2022-2023年監管環境不明朗、增長乏力時(如PE 10-15倍),已經有了顯著提升,可以説估值修復的第一階段,即從極度悲觀到理性迴歸基本完成,並開始轉向對AI、MR、出海等新成長曲線的預期。
當然,新成長曲線的估值,難以用傳統的PE模型衡量,可能更接近於對顛覆性創新的期權定價。
這對於一般投資者而言,所需要的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太高。如果看好這個賽道,希望分享行業增長機會,又要求風格透明、資金門檻低、投資高效,不妨考慮借道遊戲ETF來參與。
其中,遊戲ETF(159869),跟蹤的中証動漫遊戲指數,一指網羅A股遊戲產業龍頭,聚焦巨人網絡、愷英網絡、吉比特、三七互娛、神州泰嶽等A股遊戲頭部玩家,也囊括光線傳媒、奧飛娛樂等影視動漫製作公司,成份股26只,少而精,權重股還不乏創業板±20%漲跌幅限制的高彈性標的。
遊戲ETF(159869),也是規模較大、流動性較好的標的,持續獲得資金淨流入,近10日吸金10.62億元,最新規模近百億,創歷史新高,規模居遊戲類ETF斷層第一。
而遊戲ETF聯接基金(A類:012768;C類:012769),則為場外投資者一鍵佈局遊戲板塊提供了便捷工具。
04
結語
隨着政策轉向,以及AI、MR、雲計算等尖端技術持續發展,遊戲不再是單純的“宅經濟”受益股或政策博弈對象,而是一個邊界不斷拓寬的成長型行業。
技術融合正在催生前所未有的產品形態和用户體驗,全球化深耕則在打開更廣闊的市場空間,處於一個從傳統週期模式向科技成長模式切換的“再定價”過程中。
投資者需要以更前瞻、更科技的視角,去識別那些真正能夠駕馭技術浪潮、實現價值躍升的優質公司,同時密切關注各公司AI工具的落地情況、MR內容的發佈進度、出海收入的佔比變化等,去驗證其估值邏輯是否成立的關鍵。
當然了,這些工作複雜度高,如果想簡單易行地參與這個賽道,ETF或是不錯的選擇。(全文完)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格隆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