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醫藥板塊大漲,CRO、創新藥概念領漲,昭衍新藥、魯抗醫藥、潤都股份等多股漲停。
港股生物醫藥類股迎來大爆發行情,康方生物大漲近16%,信達生物、君實生物、百濟神州皆大幅走強。
截至中午收盤,景順長城港股創新藥50ETF、銀華港股創新藥ETF、萬家港股創新藥ETF基金漲超7%;匯添富港股通創新藥ETF、廣發港股創新藥ETF、華泰柏瑞恆生創新藥ETF、易方達恆生創新藥ETF、富國恆生醫療ETF、嘉實恆生醫療指數ETF漲超6%;華夏恆生醫藥ETF、銀華港股通醫藥ETF、鵬華香港醫藥ETF、創新藥ETF華泰柏瑞、匯添富恆生生物科技ETF、南方恆生生物科技ETF、大成恆生醫療ETF基金、平安港股醫藥ETF、博時恆生醫療ETF、易方達港股通醫藥ETF、創新藥ETF富國、西藏東財創新藥ETF滬港深漲超5%。
消息上,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日前在《民主與法制》週刊發表署名文章表示,對於生物醫藥等產業基礎比較薄弱的領域,鼓勵國有企業運用併購重組、股權投資、產業基金等多種方式,加快形成產業影響力。另外,3月28日,中國疾控中心發佈提醒:冬春季節是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簡稱“流腦”)的高發時期,天氣寒冷乾燥、室內通風不良、人員密集等因素都可增加流腦的傳播風險。此外,俄羅斯疑似出現了一種未知病毒,患者感染症狀包括咳嗽帶血和高温達39度。目前,醫生尚未確定疾病的原因和病毒類型。
此外,創新藥出海消息不斷:3月24日,聯邦制藥與諾和諾德簽訂UBT251長效GLP-1R/GIPR/GCGR三重激動劑大中華區以外全球授權協議。3月25日,恆瑞醫藥宣佈與默沙東就其脂蛋白口服小分子項目HRS-5346達成大中華區以外全球授權協議。熱門代謝領域大額BD連續出現,國內創新藥管線加速兌現,全球競爭力持續提升。
機構表示,醫藥板塊基本面持續向上復甦,看好醫藥消費主線;醫藥創新逐漸進入收穫期,國際化進程持續加速,繼續重點看好醫藥創新主線。
天風證券指出,展望2025年,整體市場呈現風險偏好提升的趨勢,我們認為創新藥是較佳映射子版塊;堅實的產業邏輯支撐:創新藥板塊擁有強大的產業邏輯,包括政策扶持、企業經營改善以及國際化拓展等多個方面;基金持倉結構優化:基金持倉的交易結構攻守態勢易位,或為創新藥板塊的上漲提供更大的空間。此外,醫保政策環境改善:為創新藥的市場準入和推廣創造更好的條件;企業盈利路徑逐漸清晰:越來越多的企業,展現出良好的盈利能力和發展前景;海外BD邏輯持續強化:具有同類最佳(BIC)特性的創新藥品種,其海外授權(BD)邏輯正在迅速增強。
國盛證券認為,中短期維度看,醫藥近期的思路,就是圍繞:第一,一季報預期找機會。第二,低估值有創新看點的大藥企。第三,低位有看點二三線創新藥,關注AACR。展望2025,今年醫藥板塊行情持樂觀態度。我們再次強調近期以及未來一年各個方面對於商業健康險的鼓勵和支持,讓醫藥支付端這個核心矛盾,在中長期角度預期得到改善,需要長時間積累演繹,所以是一個【預期脈衝】和【慢變量積累改善】的過程,具體思路主要有四個:【創新藥】海外大藥、早研雙新(包括幹細胞、通用CarT、TCE實體瘤、PD1(PLUS、白介素多靶點、蛋白降解、小核酸、TL1A、減肥PRO、IGA腎病等等)、國內放量、【新科技】AI醫藥、腦機、【泛整合】國改、大集團小公司、【國際化】CXO、器械出海、生物類似藥出海。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格隆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