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发表中国市场报告表示,这一波反弹的主因是市场对「再通胀」的预期,以及中国AI产业(特别是国产替代)加速发展的双重催化。今年以来,A股及港股市场合计新增约3万亿美元市值;自6月底以来,沪深300及中证1000指数分别涨18%及23%。这轮牛市虽有流动性驱动估值的特质,但与全球其他市场类似,并非中国独有。
市场关注升市能否持续及「慢牛」市况的可能性:该行指中国企业利润正以中高单位数增长,盈利是市场续航力的基础,而「流动性」则是所有牛市不可或缺的条件。A股现阶段「慢牛」行情的结构条件,比起过往已有明显改善。当前A股零售投资者情绪代理指标(已重新优化)为1.3,显示虽有市场盘整风险,但未达趋势反转水准。市场普遍认为散户为主要动力,但数据显示,中外机构投资者仍是这波行情的核心流动性来源。
相关内容《大行》大华继显维持中资科网股「增持」评级 首选腾讯(00700.HK)阿里(09988.HK)携程(09961.HK)快手(01024.HK)
中国家庭与机构的股票配置潜力方面,高盛指中国家庭潜在可投入股市的资金以数万亿美元计(目前约160万亿人民币存款与330万亿人民币房地产价值),但配置转移会是渐进且长期的。中国机构若将股票配置比例由14%提升至新兴市场平均(50%)或已开发市场(59%),则A股尚有约32万亿至40万亿人民币的潜在买盘。
就市场估值是否过高,高盛认为指数预测市盈率处於中等水平,显示A股及H股仍有吸引力。该行引入新型工具监测股市政策风险。该行仍对A股及H股维持增持观点,预计未来12个月分别有8%及3%上行空间,建议逢低逐步吸纳,并看好AI、反内卷及股东回报等主题。
高盛指,不论H股还是A股在区域股市中都具备战略性配置价值,倾向於逢低买入,近期急涨增加了获利回吐或短线回调的风险,触发因素可能包括市场情绪过热导致本地监管压、行业周期增长放缓迹象再现,以及美中贸易摩擦重燃,如第四季度地缘政治、政策日程频繁叠加贸易壁垒的新闻消息。该行将视回调为加码或重新建仓的机会。该行对结构性主题(民营龙头企业、核心AI概念股、股东回报率高的企业)持仓满意,并会考虑加码政策受惠以及具备「抗内卷」优势的个股。行业层面,该行重申超配科技及互联网、消费服务、保险及原材料板块,以获得更佳风险回报。(wl/da)
相关内容《大行》大和:AI变现已开始为腾讯、阿里等领先企业带来成果 挑选出5只行业首选股
AASTOCKS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