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港通讯> 据富达国际,进入2025年第二季,富达评估中国内地经济健康状况,衡量美国关税的影响,并在即将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前关注政策发展。
富达国际亚太区投资总监 Stuart Rumble 对中国市场展望表示,中美贸易紧张局势仍然动荡,但更广泛的担忧为长期不确定性最终可能拖累经济增长。在中国内地经济逐步改善之际,特朗普总统宣希加徵关税的时机无疑是雪上加霜。虽然4月至6月期间经济可能因贸易摩擦而放缓,但消费行业看起来相对具韧性。例如,中国内地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胜预期,显示经济复苏步伐虽然缓慢但不断扩大。消费者信心及零售销售也有所上升,包括餐饮、文化和体育用品以及家具等领域的开支增加。
同时,房地产行业并未恶化,制造业投资正在回稳,基建投资因提前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而略有增加。这趋势可能会持续到未来数季,尤其是在3月份宣布财政措施之後。此外,尽管部分生产可能在新关税实施前提前进行,制造业录稳健增长,特别在汽车、电子产品和运输设备方面。
显然,美国徵税的最直接影响将是中国内地的出口。惟更广泛的影响可能比过往更可控,因为中国内地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下降,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大幅减少。
然面,人民币可能会进一步受控贬值以缓冲影响,但中国内地也有一定的政策灵活性来支持经济。目前政策重心为扩大消费、透过定向刺激措施管理外部风险,并保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自2018年以来,中国内地企业一直应对关税问题,并采取多种调适措施,例如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增加海外生产等以增加韧性。由於美国市场上没有太多可行的替代品,中国内地企业在冷气、单车和电动工具等领域保持定价能力。此外,根据其他国家对关税的反应,部分中国内地企业甚至有增加全球市场份额的机会。
从政策角度来看,一年一度的「两会」明确表明政府准备有针对性、有节奏地支持经济增长。 由於利率处於低水平,政策重点已转向刺激内需,特别是透过提高家庭收入和支持消费的措施。此外,4月中国国务院及商务部宣布一项扩大服务业发展的联合行动计划,透过服务消费以支持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并创造就业机会,一举两得。
国务院总理李强最近亦表明将进一步推出宽松措施,包括针对房地产市场的特定支持措施。此外,扩大退休金及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等长期举措,及创造就业机会的新兴产业投资,亦对经济增长产生深远影响。面对外部尤其是关税方面不确定性仍高,政策官员仍然保持审慎,预期避免大规模刺激,并专注保持灵活性。市场正关注即将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以寻求更明确的方向。
投资市场方面,如果更多中国内地公司从美国交易所退市,可能会有更多公司继续转向香港和A股上市。这趋势始於2021年,目前约60%的中国ADR(在美国境外上市但在美国证券交易所交易的中国公司)两地上市,高於三年前的30%。
与此同时,港交所(00388)的上市速度也大幅加快,全球投资者仍然可以透过地区市场投资这些公司。这将增强流动性,巩固香港及中国内地作为主要金融中心的地位。
整体而言,虽然中国内地股市已消化很多负面消息,但论这波动期已经结束还为时过早。市场波动对长线投资者而言,可能带来新一轮机会。
(SY)
新闻来源 (不包括新闻图片): 汇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