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前市場動向
1. 5月13日(週二)美股盤前,美股三大股指期貨齊跌。截至發稿,道指期貨跌0.60%,標普500指數期貨跌0.23%,納指期貨跌0.16%。
2. 截至發稿,德國DAX指數漲0.21%,英國富時100指數漲0.15%,法國CAC40指數漲0.10%,歐洲斯托克50指數漲0.06%。
3. 截至發稿,WTI原油漲0.97%,報62.55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漲0.82%,報65.49美元/桶。
市場消息
關税衝擊初現端倪,美國4月CPI預期反彈。美國4月CPI將於今晚公佈。市場預測共識顯示,美國4月CPI預計環比上漲0.3%,同比上漲2.4%。剔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通脹預計上漲0.3%,同比上漲2.8%。此前在三月,由於能源價格走低推動通脹回落,CPI出現自2020年以來的首次月度下降。多數預測人士表示,美國勞工統計局週二發佈的報告將顯示上月對中國和其他國家加徵的懲罰性關税的初步影響,但影響可能有限,因為上月美國貨架上的許多進口商品是在新關税生效前運抵美國的。美國銀行經濟學家指出:“由於關税以及相關消費者行為的影響,核心商品通脹可能加速。”美國銀行還指出,4月的數據可能只是“關税風暴”到來前的平靜。經濟學家和投資者普遍預計,關税將在今年夏季開始顯著推高通脹,屆時美企庫存消耗殆盡,不得不以更高價格銷售新一輪商品。
中美關税戰降温,交易員押注美聯儲2025年僅降息兩次。隨着中美兩國就降低關税、緩和貿易摩擦達成協議,金融市場對美聯儲年內降息幅度的預期顯著降温,預計2025年全年僅會有兩次降息。追蹤美聯儲議息會議的互換合約數據顯示,市場預計到12月前累計降息幅度僅為56個基點,較上週的75個基點大幅回落。雖然交易員仍普遍認為首次25個基點的降息將發生在9月,但對2025年整體降息幅度的預期已明顯收縮。華爾街對今年降息幅度的預測凸顯出貨幣政策走向的高度不確定性。各大投行經濟學家給出的預期區間從零到高達100個基點不等。多數大型銀行預計7月或9月將啟動降息週期,全年降息兩到三次。以花旗為例,在美國宣佈將在90天內將145%的中國商品關税降至30%後,該行將下次降息時點預測從6月推遲至7月,但預計7月至明年1月期間每次會議都將降息,累計幅度達125個基點。高盛則預計,美聯儲將在12月(而非此前預測的7月)進行首次降息。
美股不再“獨領風騷”!小摩警告:三大驅動因素正在減弱。小摩指出,自2010年以來的過去15年中,美國股市相較於全球其他市場表現出了顯著的超額收益。但今年年初以來,過去多年的“輝煌”未能重現,美國股市的表現顯著落後於其他主要市場。小摩認為,美國股市的三個積極驅動因素可能正在發生變化:1)美國股市超過40%的超額收益來自“七巨頭”,但在人工智能(AI)逐步普及的世界裏,這些科技巨頭可能不再那麼具有特殊性。風險在於“七巨頭”的投資回報率可能令人失望。人們還對美國股市集中度過高感到擔憂。此外,如果該行關於美國經濟將陷入衰退的判斷得到更多證據的支持,“七巨頭”是否還會像一個結構性增長行業一樣表現。2)美元在過去15年中持續走強,但它或許不會再像過去那樣被當作避險資產,尤其是在實際利率差縮小、且美聯儲信譽受到質疑的情況下。如果美元走弱,國際市場通常會表現得更好。3)過去幾年,美國的經濟活動總體領先於其他國家,但這種領先優勢可能正在減弱,原因在於其財政赤字居高不下,而來自歐洲與中國的財政刺激可能更強。
中美貿易談判點燃樂觀情緒!高盛預計美股還能再漲11%。由於中美貿易緊張局勢的緩解推動了“Buy
America”(買入一切美國資產)交易迴歸,高盛上調了其美股目標。包括David
Kostin在內的高盛策略師目前預計,標普500指數將在未來12個月觸及6500點,高於此前預期的6200點。新的預測意味着該指數較週一收盤價上漲約11%。不過,高盛仍保持謹慎態度。高盛策略師表示:“市場對經濟增長前景的樂觀預期,以及圍繞經濟和企業盈利增長即將放緩程度的不確定性,可能會在未來幾個月內限制市盈率。”他們表示:“儘管最近增長前景有所改善,但2025年的關税税率可能會比2024年高得多,從而給利潤率帶來壓力。”高盛建議投資者關注那些擁有高定價權、能夠在投入成本上升的情況下維持利潤率的公司股票。
原油“供應過剩”不可避免?
今年以來原油需求萎靡,庫存仍處累積態勢。摩根大通分析師團隊最新發布的大宗商品研報顯示,今年以來直至5 月初,全球原油需求同比增長比預期更加乏力,並且庫存持續呈現出累積軌跡,意味着2025年至2026年的“供應過剩”預期正在持續發酵。摩根大通分析師團隊在報告中指出:“2025 年第一季度全球液體燃料需求的最終數據與我們的預測一致,同比增加 160 萬桶/日。”“4 月的初步數據顯示,消耗量與去年基本持平,但是比我們的預期低 50 萬桶/日。這種疲弱似乎延續到了5 月初。”
個股消息
聯合健康(UNH.US) 盤前大跌!CEO換人,暫停2025年業績展望。聯合健康任命Stephen
Hemsley為新任首席執行官,以接任此前宣佈辭職的Andrew
Witty。該公司還暫停了對2025年的業績展望,並指出醫療服務活動仍在持續增加。此外,該公司表示,其保險部門中許多聯邦Medicare
Advantage成員的醫療成本依然高於預期,並補充稱公司將在明年重返增長軌道。截至發稿,聯合健康週二美股盤前跌超10%。
本田(HMC.US) 預計關税致全年利潤暴跌59%,推遲加拿大電動車投資計劃。本田公佈了疲軟的第四財季業績,利潤遠不及預期。本田汽車第四財季銷售淨額5.36萬億日元,同比下降1.3%,預估5.29萬億日元;經營利潤735.7億日元,同比下降76%,遠不及預估的2545.7億日元;淨利潤305.7億日元,同比下降87%,同樣遠不及預估的1515.6億日元。本田表示,由於特朗普加徵關税以及日元走強的影響抵消了其混合動力車型需求帶來的收益,預計本財年利潤將同比下降59%,即全年利潤將減少
4500 億日元(30 億美元)。該公司目前預計在截至
2026年3月31日的財年裏,其營業利潤將達到5000億日元(合34億美元),市場預估1.35萬億日元,而剛剛結束的財年這一數字為1.21萬億日元。本田汽車還預計本財年銷售淨額20.30萬億日元,同比下降6.4%,市場預估21.59萬億日元。同時,該公司決定將去年4月25日宣佈的在加拿大建立全面電動汽車價值鏈的計劃推遲約兩年。截至發稿,本田汽車週二美股盤前跌近5%。
京東(JD.US) 發佈第一季度業績:歸母淨利潤108.9億元,同比增長52.73%。財報顯示,京東集團第一季度取得收入人民幣3011億元(單位下同),同比增長15.8%;歸屬於本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為108.9億元,同比增長52.73%;基本每股收益3.76元。
騰訊音樂(TME.US) 一季度業績亮眼:權益持有人應占淨利潤為42.9億元,同比增長201.8%。財報顯示,騰訊音樂第一季度總收入為人民幣73.6億元(10.1億美元),同比增長8.7%。公司權益持有人應占淨利潤為人民幣42.9億元(5.91億美元),同比增長201.8%。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公司權益持有人應占淨利潤1
為人民幣21.2億元(2.93億美元),同比增長24.6%。每股美國存托股份的攤薄盈利為人民幣2.77元,截至2025年3月31日,現金、現金等價物、定期存款和短期投資的合計餘額為人民幣376.7億元(51.9億美元)。其中,在線音樂訂閲收入同比增長16.6%至人民幣42.2億元(5.81億美元)。在線音樂付費用户數同比增長8.3%至1.229億,環比淨增190萬。單個付費用户月均收入從2024年同期的人民幣10.6元增長至人民幣11.4元。
虎牙(HUYA.US) Q1營收、盈利超預期。財報顯示,虎牙Q1營收同比下降0.2%至2.079億美元,較共識預期高出1856萬美元;Non-GAAP每ADS收益為0.01美元,較共識預期高出0.01美元。Q1移動端MAU(月均活躍用户數)達8340萬,上年同期為8260萬。截至發稿,虎牙周二美股盤前跌超3%。
重要經濟數據和事件預告
北京時間20:30 美國4月CPI
業績預告
週三盤前:索尼(SONY.US)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智通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