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汇自2020年以来再度触及强方兑换保证,数个交易日内金管局向市场注资近1,300亿元。渣打金融市场大中华区及北亚宏观交易部董事总经理冯思果认为,港汇多次在纽约交易时段触及强方兑换保证,而且买港元金额亦以该时段较高,可见是欧美投资者对港元需求大增。
冯思果又指,由於美国政策引发众多不明朗因素,投资者对後市发展愈来愈多忧虑,情况有如数年前的中国资产,容易引发悲观情绪,美元资产不再被视为有「完美估值」;相反,内地政府不断和市场沟通挽回信心,「人民币始终是亚洲货币的重心」,引发资金由美元回到亚洲。
资金涌港一般被视为利好股市的讯号,但冯思果提醒,「快钱」较多是对冲基金带来,美汇急挫不得不大规模就亚币空仓平仓,考虑到现时港股表现并非特别好,经济亦面对一定的挑战,今次港元需求急增,恐怕会来得快走得亦快。
及至今年5月初,有近1300亿元资金短时间内进入港元市场,冯思果称,投资者未找到合适资产,暂时停泊於港元债市令收益率大跌,现时外资对香港的看法不再如往年悲观,未来能否吸引更多长线资金,更重要的是经济环境是否可以改善。
冯思果又提到,暂时未见到资金大举买人民币债券,而近期人民币汇价回稳,主要反映美汇回落,不过,全球对美元稳定的信心已经有所动摇,引发今轮重新配置,开始有大型投资者研究增加人债持仓,以配合日益增加的人民币贸易结算趋势。
当「快钱」离港,下一个目的地可能是回到美元市场。冯思果指出,美元资产流通性始终最高,美股近日又回到「解放日」前水平,「由美元市场分散是合理选择,但始终不可能太快。」(ss/da)
AASTOCKS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