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電動車研究機構 Rho Motion 周三 (14 日) 發布的數據,4 月全球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銷量較去年同期成長了 29%。
4 月電動車銷量為 150 萬輛,較 3 月下降了 12%。
同時,今年 1 至 4 月全球電動車銷量為 560 萬輛,較去年同期成長 29%。
Rho Motion 數據經理萊斯特 (Charles Lester) 在新聞稿中表示:「正在進行的關稅談判是電動車業的主要話題,但中國和歐盟的國內製造商卻悄然繼續表現良好,市場不斷成長。」
他說:「到目前為止,歐盟無疑是 2025 年電動車銷售的成功典範,其排放目標激發了汽車業的熱情,加速了電動車的轉型。」
1-4 月歐洲銷售額較去年同期成長 25%,中國銷售額成長 35%,北美銷售額成長 5%,世界其他地區銷售額成長 37%。
光是 4 月,歐洲的銷售額就成長了 35%,中國成長 32%,而北美銷售額則下降 5.6%。在世界其他地區,4 月銷售額成長 51%。
牛津大學交通、能源與氣候變遷名譽教授布蘭德表示:「電動車的普及正在加速,但決定誰領先、誰落後的是政治,而不是技術。」
他解釋,隨著中國和歐洲經濟的快速發展,美國「受到川普總統政府政策不確定性和潛在關稅實施的阻礙,這可能會削弱投資者信心並減緩市場成長」。
在前總統拜登任職期間,針對潔淨電力項目推出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讓美國人在購買符合條件的電動車時獲得最高 7500 美元的稅收減免。
由於共和黨尋求為自己的減稅政策提供資金,這些綠色激勵措施可能很快就會被取消。
本周發布的立法草案提議在 2026 年底前取消 7500 美元的抵免計畫。此外,只有到 2025 年底電動車銷量少於 20 萬輛的製造商才有資格在 2026 年獲得抵免。根據該草案,商用和二手電動車的稅收優惠也可能被取消。
另一方面,中國政府正尋求提高電動車的銷量,以支撐其陷入困境的經濟;中國經濟仍然受到房地產危機、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以及消費者和企業信心疲軟的影響。以舊換新的電動車或混合動力車的買家將獲得 2 萬元人民幣的補貼。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